狗狗怎么判断有狂犬病毒?
1.潜伏期 狂犬病(Rabies),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(RABV)感染人脑所致的急性传染病。临床表现是极度恐惧水,发作性咽肌痉挛、呼吸困难、口渴和出血症状。目前,全球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,故世界卫生组织(WHO)主张对易感人群暴露后进行预防性接种狂犬病疫苗。
2.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而侵入人体,也可由于粘膜损伤而侵入,少数情况下则可经过唾液腺或粪便而传播,如被患者舔过伤口的动物,咬人的健康狗或猫以及被其粪屎污染的物品都有可能传播狂犬病。在临床上,99%以上的病例是通过犬、猫等动物咬伤(抓伤)而感染发病的;我国以犬为主要传染源,其次是猫;野生动物如狼、狐、獾子、猪、牛、羊等,也可感染狂犬病,甚至可作为传染源传播给别人。
3.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~3个月,最短3周,最长可超过一年(约占2%),一般平均60天左右。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、畏光、兴奋激惹、肌肉痉挛等神经症状。发病率几乎达100%。
4.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特点及患者的特殊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,如患者有易惊、怕水、怕光、流涎及呕吐等症状,结合发病前曾受到狂犬病的动物咬(或抓)伤史,应考虑为狂犬病的可能。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狂犬病毒素进行检测,也可检测病毒的抗原及其特异性抗体;尚可通过血清中和试验进行鉴定。
5.预防建议: 对于尚未接种过疫苗的患者,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,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一旦发病立即就医,对患部进行彻底清洗及消毒后予以缝合包扎处理,避免发生继发感染。同时加强免疫注射效果较好。对于已接种过疫苗者,应于全程接种后一周以上再次接种疫苗,并在半年后每半年分别加强一次。对可疑感染者也应尽早接种疫苗,对病人接触过的动物也应立即隔离观察、消毒和处理,必要时可进行紧急预防和被动免疫。